媽咪寶貝 1月號 NO.127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俐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婦產科主任朱繼璋
媽咪不痛!
1 乳房不適 乳腺管阻塞及乳腺炎
這是產後婦女最常發生的不適症狀之一。產後泌乳激素上升,女性乳房自然大量分泌出乳汁,有的寶寶吸吮乳頭位置不正確,會造成媽咪感覺牽扯疼痛,有的媽咪乳腺不暢通或泌乳量不足,也可能造成乳房的不適。
其實多做中藥的薰蒸,不但能使乳汁較充沛,乳房容易排空,也可以降低未來乳房產生腫塊或是纖維囊腫的機會,又有助於哺乳後的乳房不致鬆垂變形。如果乳汁鬱積太久,甚至在停餵母乳一段時間後乳房仍有硬塊者,建議同時配合針灸及中藥薰蒸,消除硬塊效果較佳。
在哺乳後,有的媽咪會因為乳腺收縮而感覺後背至乳房有放射狀的疼痛,這時可嘗試用熱敷緩解不適,林醫師建議熱敷要帶點水氣,效果會較乾式熱敷更佳。如果要服用中藥,乳腺不通或是有硬塊的情況下請選擇疏肝理氣的藥方,在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避免吃得油膩導致乳汁太濃稠反而不易排出;若是乳房沒有全乳脹且乳汁分泌不足,則需要服用補氣血的藥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婦產科主任朱繼璋告訴我們,哺餵母乳有簡單原則可以遵循喔!第一個姿勢要正確,肌肉不適的問題就可以減少;第二個要常常擠乳讓乳腺保持暢通,如果新手媽咪不懂訣竅也可以使用電動吸乳器輔助;此外就是要搭配熱敷按摩,乳房不適的可能性就大為降低了。若得到乳腺炎可得趕快治療,嚴重的話乳房發炎蓄膿可是會十分紅腫疼痛,到時就必須施以手術清理患部。如果除了乳房不適外還出現發燒頭痛的癥狀,身體可能已經有某個部位發炎了,若是乳腺發炎將乳汁排空後會舒服些,但若是產後傷口發炎可能就得視情況請醫師幫妳對症下藥做治療喔!
乳房問題?妳吃對了嗎? 針對氣血不足的問題,媽媽可以服用《傅青主女科》中的「通乳丹」,這是以人參、黃耆、桔梗、豬蹄為主的湯劑,服下後乳汁分泌旺盛!另外針對乳房有硬塊的困擾,媽咪可以服用疏肝理氣的「通肝生乳湯」,組成是白芍15克、當歸15克、白朮15克、熟地0.9克、甘草0.9克、麥冬15克、通草3克、柴胡3克、遠志3克,但一般媽咪兩種問題可能都有,所以上午可服用補氣血的湯劑,下午則補充疏肝理氣的藥方調理身體。 乳汁分泌不順?試試中藥薰蒸吧! 中醫的藥草薰蒸亦是十分有效,不過以下的配方是拿來外用而非內服喔!常用來做乳房薰蒸的中藥:當歸尾、紅花、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乳香、沒藥、細辛、薑黃、桂枝、艾葉、五加皮。 |
呼吸功法123,舒緩疼痛好簡單! 林俐嘉醫師提供我們一個簡易的呼吸功法,其步驟如下: 步驟一:站立著將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右手握拳左手自然垂下。 步驟二:緩緩做深呼吸,空氣由鼻子吸入由嘴巴吐出,持續這個動作36下。 步驟三:36下結束後可以感覺到右手微微發熱,然後把手心貼在身體痠痛處,比方說腰部痠痛的部位、下腹部如子宮、膀胱等等。 呼吸功法進階一點還可以加入冥想,想像空氣由鼻子進入肺部,胸中好似有一股山嵐之霧氣彌漫,再緩慢的由肩胛骨排出,藉由這個動作可以調整氣息,也讓媽咪們放鬆一下心情! |
如果遇上貧血問題,在中醫的概念中服用補血藥的同時也一定會搭配補氣的配方,我們常聽到的八珍湯就是補血功效的四物湯再加上補氣功效的四君子湯組合而成的,林俐嘉醫師強調一個概念,必須先活血化瘀再行補血補氣,產後服用生化湯好比是在除舊清理身體中的淤泥,八珍湯補血補氣則是補充血液做佈新的動作,另外可再多吃一點富有含鐵質的食品,調理順序可別弄錯了!
4體虛畏寒
生產時耗費了太多體力,產後又有傷口等待復原,如果覺得身體發冷或許是發燒引起的症狀,發燒又牽涉到前面所說的感染問題,最常見的還是傷口感染,但也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甚至是乳房感染,發現產婦有發燒現象醫師會培養細菌確認病因再做治療。感染時免疫系統會發動大軍抵禦外來的細菌,所以身體特別虛弱不適,基本上感到體虛畏寒多是感染問題導致,媽咪們可要多加留意身體狀況!
關於體虛畏寒這點,中醫理論中有「產後風」的觀念,由於生產時氣血流失,毛細孔也全打開了大汗淋漓,女性此時正氣虛弱,身體抵抗力較不足,所以特別容易感染風邪;另外生產時女性分泌鬆弛素以打開產道,同時間人體全身上下的關節也都比較鬆弛,所以在坐月子復原期間可要特別注意保暖,頭部、手腳也要注意避風,否則日後易有頭痛、關節疼痛的問題。
5惡露異常
惡露有分幾個階段:剛生產完惡露呈鮮紅色,之後惡露會轉為咖啡色,再過一陣子會變為白色,這時惡露就已經接近完全排除。惡露異常一般來說是出現大塊的血塊且有異味,這種情況可能已經產生感染問題,感染原因通常是子宮收縮不良、胎兒娩出後仍有組織殘留於體內,這時就會請媽咪做個腹部超音波檢查找出原因,然後將有異味的惡露送去檢驗,後續視病情再做診治。
一般來說,如果想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惡露排出,哺餵母乳也是一個好方法。通常較會有惡露問題的是自然產產婦,剖腹產的產婦惡露較少,因為在生產過程裡醫師已將腹內血塊清岀,但因為腹部留下一條不小的傷疤,所以較有子宮感染的問題。林俐嘉醫師建議產後可以喝點生化湯,剖腹產媽咪喝3~5天,自然產媽咪喝7~10天,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惡露排除,對女性的子宮復原很有幫助。
6排便困難
產後在會陰或腹部會有傷口,有的媽媽怕痛所以不敢用力解便,剖腹產除了傷口痛還牽涉到開刀禁食,所以更可能有排便困難的困擾。臺灣人常有坐月子期間要大補特補的觀念,吃進過多高蛋白質食物相對也會造成排便不順,針對便秘症狀朱繼璋主任建議媽媽們還是多吃些纖維質高的蔬果,不必全吃燉補的魚類和肉類,然後水份攝取充足外加適度的運動,便秘狀況自然減輕。如果真的仍舊嚴重便秘,醫師會開些軟便藥劑給媽媽服用,除非以前就有痔瘡問題不然毋須特別擔心。
妳知道嗎? 如果媽媽本身有痔瘡問題,便秘可能會加重痔瘡的嚴重性,林俐嘉醫師提供了一個良方,中醫有具涼血止血功效的「槐花散」可以治療痔瘡,但由於槐花散的藥性屬於涼性,本身體質寒涼者,還是經由中醫師根據您的體質處方用藥比較恰當。 |
7腹部疼痛 子宮收縮不良、子宮內膜炎
腹部疼痛的問題較多,常見的第一個原因是收縮痛,女性在孕期子宮被撐大有百倍之多,生產後要強力收縮回復原本的大小所以會疼痛,但是子宮收縮一陣子便會放鬆,基本上多加熱敷和服用一點藥物症狀會減輕舒坦些。
如果患上子宮內膜炎就比較令人擔心了,朱繼璋主任表示,子宮內膜發炎的現象就是惡露異味、身體虛弱伴隨發燒、子宮觸診會感到疼痛,出現上述病徵很可能就有這個問題喔!
8產後傷口疼痛感染
會陰裂傷程度怎麼區分? 簡單來說,會陰部位的感染問題跟傷口大小、深淺、部位有絕對的關係,會陰裂傷依輕重等級分為四個程度,第一度裂傷只有一至兩公分左右淺層小傷口;第二度裂傷較第一度裂傷嚴重,已傷到肌肉組織但並未損及括約肌;若是第三度裂傷已經傷及括約肌;最嚴重的第四度裂傷則是撕裂至肛門和直腸,傷口呈不規則狀較難癒合,感染的機會也相對增加。 有的媽咪會對要不要施行會陰切開術存有疑慮,但在生產時施以此手術一方面傷口小且平整縫合容易,另一方面不會因產生嚴重撕裂傷而有感染問題。 |
9產後憂鬱
時至今日,產後憂鬱症是一種越來越常見的疾病,生養貝比本來是一件令人雀躍的事,但媽咪情緒迴盪到低谷讓一切的喜悅都變了調。產後媽咪的賀爾蒙發生變化,心理狀態也因為寶寶的出現而有重大改變,有的媽咪本身家庭給予的支持不足,在產後一面忍受著身體不適另一面手足無措的照顧寶寶,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可能患有產後憂鬱症該向誰求助呢?其實產後憂鬱有個評量表,可以先試著評估篩檢出有無憂鬱症傾向,再到精神科接受醫師正確的治療。
媽咪不要痛 專家教妳怎麼做
產後不適的問題可能讓妳在坐月子期間生活品質下降,是各位媽咪們千萬不可以輕忽的問題!針對調理身體的藥方林俐嘉醫師建議,雖然一般產後較少使用寒涼的藥方調理身體,但現代人大多營養充足也不盡然全要使用溫熱性質的藥方補身喔!藥材從「單方」的角度去看各有其功效,但數種「單方」組成的「複方」又能治療不同的病症,所以中藥藥方還是最適合量身訂做,如果有產後有不適的疑問,千萬別一味亂吃不一定合適於妳的藥方,還是讓醫師替妳對症下藥吧!
林俐嘉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畢業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學中醫系畢業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住院醫師
朱繼璋
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兼主任
資料來源:嬰兒與母親雜誌http://www.mababy.com